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学院第三届“两代会”院长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25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砥砺前行

奋力推进澳门今天晚上开的号码合彩高质量发展

——学院第三届“两代会”院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学院自上一次“两代会”召开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凝聚人心共识,汇聚智慧力量,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我院高质量建设步伐。下面,我代表学院做工作报告。

一、工作回顾

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之时,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些关键数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整体呈现出高质量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1.政治建设得到新提升。学院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和“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政治引领,规范学院党政议事规则,完善重大问题决策程序,坚定正确办学方向,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建立健全学院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制定学院《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的实施方案》,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思想引领奋进新征程。夯实意识形态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以“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为载体,以党校为主阵地,全覆盖开展党员培训、干部培训等,统一思想促共识,凝心聚力谋发展。高质量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学院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3.党组织建设迈向新高度以党建“双创”为抓手,对标对表抓创建培育,促进基层组织建设迈向新的高度。目前学院有全国样板支部1个,省级样板支部1个,校级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党支部建设实现了从“对标争先”到“创立标杆”的跨越。学院党委2020年-2023年连续四年在澳门今天晚上开的号码合彩党建考核中获得“优秀”;2023年被澳门今天晚上开的号码合彩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全校五个获此荣誉的二级党委之一。

4.清廉校园建设展现新风貌。压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学院“1+5+N”监督体系。深入开展履职谈话和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等工作,持续强化作风建设;通过工程“清廉说”演讲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清廉大讲堂”等活动,抓实廉政警示教育;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材料调查率100%、线索初核率100%。学院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清明政风不断充盈。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

1.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提升。学院加快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步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扎实推进“43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健全立德树人机制体制,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体系,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育人实效得以提升,涌现出一批“武汉楷模”、“洪山好人”等先进教师典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榜样的力量”等先进学生典型;培育出“至臻”“艺馨”“橄榄绿”等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实践育人品牌,塑造了工程“闪亮的名片”; 三年来为部队输送259名优质兵员,人民武装工作成果丰硕,学院被评为武汉市征兵示范工作站。

2.专业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学院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制定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先后获批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兴交叉融合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稳定在40个。立项院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培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职业”双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已形成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参与创业孵化项目从18个增长到101个,指导学生获批各类创业扶持资金142万元;组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五年参赛人数近2万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金奖7项,省级银奖11项,铜奖32项,总成绩居同类院校榜首,并因突出成绩获湖北省集体贡献奖。近三年来学院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总数近1500项,其中A+和A类赛事获奖总数872项。A+赛事中,“挑战杯”赛事实现了“国”字头的突破。2018年至今,学院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六年五捧“优胜杯”。

(三)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1.一流课程建设实现新突破学院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坚持以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紧扣目标发展,课程建设凸显精品化。制定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办法》,不断深入推进“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式、线上线下混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先后立项建设院级重点建设课程36门。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32门,湖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湖北省级就业创业特色课程2门,课程建设水平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2.教学科研质量再上新台阶。学院注重教科研项目培育,制定《教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试行)》,健全教科研激励长效机制。近三年来,学院获批各类省级教科研项目72项,其中,省级教研项目15项;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23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2项、湖北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项;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育人项目21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委托横向课题6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共113篇;教师主编教材26部,专著61部,获批各类专利及软著319项。此外,学院还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合作高校。

3.社会办学声誉实现新提高。2021年,学院获评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是全省获此荣誉的两所高校之一。学院连续三年实现招生规模、生源质量、新生报到率提高,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人数占比持续升高,2023年同类高校排名物理类较2019年提升8个位次,为省内前八,艺术类稳居省内前三。以上殊荣充分显现了社会各界对我院办学质量的肯定。

)健全人才制度体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新渠道。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人事人才体系,让教师队伍的成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办学活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修订与完善了教职工工资待遇及奖励办法、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等。学院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通过评、聘的方式培养高级职称人才97名。修订了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教师下企业管理办法,近年来选派了309人次教师进行“下企业”锻炼,并评定了123名“双师型”教师。

2.队伍综合素养实现新提升。规范管理教师队伍,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师工作坊(教学沙龙)等活动;选派教师参与湖北省人社厅“院士专家企业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辅导员实践能力培训班、素质能力竞赛等。学院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成绩优异,曾获得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获三等奖等奖项,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列,教师队伍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3.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新示范。制定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坚持师德失范“一票否决”,依规开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组织签署师德师风责任书和承诺书,开展师德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和警示教育等活动;讲好师德故事,树立优秀标杆,开展“树师德风范,展教师风采”优秀教师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心目中好老师”评选、“师德讲堂 ”等活动。近三年来,选树了36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81名教师在青教赛、教学质量奖评选中脱颖而出,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发展,办学空间和资源不断拓展

1.产教融合发展彰显新特色。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围绕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产业战略布局,主动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凤凰传媒、新道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专业共建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等国家级平台,成为学院实施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标志性成果。近三年,学院获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6项。

2.合作发展开创新局面通过“一专多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同时围绕应用型师资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发,强化校企师资融合,已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新生态。学院广泛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共建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专业覆盖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校企共建基地建设,完成部分校企实验室设备更新,每年接受合作单位实验设施设备及课程平台资金投入600余万元。

3.校地合作交流实现新探索积极走访湖州、宜昌、咸宁、红安等地区人社局,获批多地人才工作站称号。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沃尔玛(湖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认真做好龟山镇南泰村定点扶贫工作,目前南泰村已经退出贫困县(乡)序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三年来,学院向南泰村捐赠帮扶资金达45万元以上。

)强化办学保障支撑,办学条件和民生工程提档升级

1.办学基础条件得到新改善。加强校园基本条件建设,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南教学区新建综合楼教学建设项目,学院新增绿化面积约2500㎡,修建了景观文化广场,南教学区道路全部刷黑,南区艺术楼加装电梯。加快推进学院仪器设备、教室空调安装、学生宿舍改造及配套项目等有关重点新建项目和维修改造项目实施;采购中文图书近10万册,生均增长3.3册;配合学校做好了西区体育场维修改造项目;建成虚拟桌面实验室、财务产教融合实验室、电子与电气工作系智能电气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室,有效改善了学院教学条件。

2.民生保障工程展现新成效。学院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和福利待遇,开展春节、端午、中秋、生日等节日慰问,近三年来慰问金额达300余万元。提高改善自聘教职工的公积金缴纳标准;组织开展教职工疗休养活动;组织开展妇科体检、为教职工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提高教职工就医保障;教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以庆促建,成功举办二十周年院庆

周年共襄盛世谱写新华章。2022年是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学院紧紧围绕“回顾历程凝心聚力扬帆起航再创辉煌”院庆主题,遵循“以庆促建”指导思想,开展各项庆祝活动,制作院庆宣传片、院庆画册,完善学院院史馆建设;组织学术科技论坛、讲座数十场;编制院庆校友纪念画册,举办第二届校友代表大会;隆重举办建院20周年庆典大会及晚会。以二十周年庆典为契机,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广泛汇聚办学资源,筹集捐赠签约资金53.28万元。通过庆典活动,全面回顾了办学历程,系统总结了办学经验,充分展示了一个有底蕴、有使命、有力量、有温度大学,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极大增强了工程人的自豪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好评。

各位代表!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学院在高质量发展的多项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的推进和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实干巧干、笃定前行取得的成绩!也是学院历任领导、全体教职员工接续奋斗多年打基础、建平台、引人才、作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向支持关心我们的历任领导,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鼓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上级要求,对照师生期待,学院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部分专业仍较传统,更新改造速度还需加快;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还需深化;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研实力还需持续提升;高端人才数量较少,引进培育力度还需加大;开放办学水平较低,校企合作发展步伐亟需加快;部分人干事创业劲头不足,文化软实力亟待加强等。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通过加快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推动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聚焦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勇担历史使命,坚持面上工作与重点工作齐抓、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并重,狠抓教学、学科、人才、科研、产教融合等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旗帜鲜明地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更近一步。

持续加强党对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学院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学院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好院系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全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不断增进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扎实推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继续推进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深入实施依法治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抓好纪检监察,落实落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扎实做好保密工作,严防泄密事件发生。推动信访问题及时解决,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打好“十四五”发展“攻坚

2024年是学院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完善办学条件,彰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凸显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特色发展,推动新时代学院高质量发展,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打好“攻坚战”,必须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七大工程: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培根铸魂”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构建“五育并举”机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内涵建设,实施应用型人才质量提升工程,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质量保障;坚持引企入“教”,实施产教融合提升工程,推进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实施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实施人才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实施教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质科研创新平台;坚持改革创新,实施招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双创教育成果;坚持守正创新,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注重培育工程文化精品。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综合能力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本科人才培养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强化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持续强化“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人工智能、智慧物流、数字创意”等区域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优秀课程团队,着力构建高水平通识教育体系。打造“一专多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学生就业、师资培养、科技服务”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方面,承担一批应用型的科研项目,培育科技服务创新团队。推动市场化就业,实施智慧化就业3.0建设工程。做细做实广大校友日常联络与服务工作。

)加快构建一流专业发展生态

紧密结合行业和区域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完善“43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形成质量化、特色化的应用型专业发展道路,提高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质量,优化院级13个一流专业建设点水平。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扩大选修课程数量,加快在线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增强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立足湖北战略发展需求,着力建设院级科研平台、承担大项目、培育大团队,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实力和影响力,在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围绕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形成3-5支在省内同类院校有影响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科研创新团队;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推进院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与母体学校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瞄准高水平纵向项目和大型横向项目的结合点,新增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广泛开展研发设计、决策咨询和科技交流等科技服务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

)奋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策文件精神,持续优化完善学院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学院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持续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博士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学院未来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完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落实师德问题核查、报告、惩处、通报责任。

)着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成效

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专业覆盖面,引企入“教”,进一步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建成1-2个具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产业学院。探索特色产业学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课程,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融合实践实训平台。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化现有企业合作发展模式,探索与新型龙头企业办学模式,努力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产教共赢”的协同育人新局面。

)不断强化办学资源与条件保障

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结合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稳步提升学院各项办学指标。完成西区运动场维修改造,完成西区学生宿舍的翻新改造。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和房屋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完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共享机制。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资源共享机制。统筹做好交通、食品、实验室等各项安全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九)持续做好民生工程

用心用情做好民生改善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障教职工的薪酬和社会保障待遇,建立健全职工收入保障机制,实现教职工待遇稳步提升。着力解决教师关心的医疗和教育等问题,继续实施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开展教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服务活动,为学院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和福利待遇,做好教职工节日慰问和暑期疗休养工作,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两代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治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工会、教代会建设,支持工会、教代会开展工作,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永葆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动担当作为,以更卓越的追求、更开放的视野、更实干的精神,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把学院建设好、发展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做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2019  澳门今天晚上开的号码合彩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附1号  联系方式:027-59751818